法定机构试点工作政策问答
发表单位:  发表时间: 2011-08-04

  1.什么是法定机构?

  答:法定机构是根据特定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设立,依法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或者公共服务职能,不列入行政机构序列,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共机构。

  2.法定机构有什么特点?

  答:法定机构一般具有依法设立、职责法定、运作独立、共同治理、公开透明等特点,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开展法定机构试点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破解行政类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等改革难题;有利于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激发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扩大社会参与,完善监督机制和确保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4.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探索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模式,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协调推进大部制体制改革,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的政策执行能力、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5.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监督管理。

  6.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提高效能。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架构,提高机构效能。

  (2)开拓创新。用政府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为试点单位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依据,探索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模式。

  (3)统筹推进。将法定机构试点工作纳入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中整体部署,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以点促面的改革整体效应。

  7.法定机构试点改革与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是什么关系?

  答:推行法定机构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都属于体制机制创新的范畴,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并行不悖。

  就联系而言,(1)二者的出发点一致,其根本目的都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推动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2)二者的主体属性一致。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工作和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均不改变事业单位的机构属性。(3)二者在运行机制上部分重合,除主要承担行政执法等职责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机构外,对服务事项主要面向社会、涉及利益相关者较多、社会关注度较高且机构规模较大的法定机构,可探索建立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就区别而言:(1)二者分属不同层面的问题。法定机构通过制定特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的方式,实现机构的依法独立运作,它关涉体制问题,同时也涉及内部运行机制问题。而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问题。(2)二者在是否需要特定的法规或规章的支持上不一致。法定机构需要通过特定的法规或者规章来细化机构职责和运行机制,而对于一般性的事业单位,不需要通过法规或规章的方式来规范其内部的管理运作。

  8.法定机构是不是一种新型的法人组织形式?

  答:法定机构暂不作为一种新型的法人组织形式,试点改革主要着眼于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法定机构将继续作为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

  9.法定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是什么关系?

  答:开展法定机构试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进一步理顺试点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在制度设计上确保试点单位依法独立运作。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法定机构作为执行机构或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机构,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具体执行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法定机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各自职责。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对法定机构的运作目标、过程和绩效进行监督、协调和指导,确保法定机构的公益属性;法定机构应及时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反馈业务发展情况,并将发展规划、财务预算、年度工作计划、年度报告等重要事项报有关部门审定或者备案。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法定机构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有利于实现政府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的相对分离与相互制约,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职能,并保障法定机构在微观运行上有法可依,相对独立。

  10.法定机构如何实现党的领导?

  答:法定机构党组织要围绕本单位事业发展和中心任务的完成,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党的章程以及事业单位章程的有关规定,发展政治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在建立和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机构,法定机构党组织负责人可以确定为决策层(理事会、管委会等)的当然成员。

  

  答:法定机构是根据特定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设立,依法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或者公共服务职能,不列入行政机构序列,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共机构。

  2.法定机构有什么特点?

  答:法定机构一般具有依法设立、职责法定、运作独立、共同治理、公开透明等特点,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开展法定机构试点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破解行政类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等改革难题;有利于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激发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扩大社会参与,完善监督机制和确保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4.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探索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模式,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协调推进大部制体制改革,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的政策执行能力、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5.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监督管理。

  6.法定机构试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提高效能。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架构,提高机构效能。

  (2)开拓创新。用政府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为试点单位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依据,探索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模式。

  (3)统筹推进。将法定机构试点工作纳入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中整体部署,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以点促面的改革整体效应。

  7.法定机构试点改革与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是什么关系?

  答:推行法定机构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都属于体制机制创新的范畴,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并行不悖。

  就联系而言,(1)二者的出发点一致,其根本目的都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推动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2)二者的主体属性一致。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工作和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均不改变事业单位的机构属性。(3)二者在运行机制上部分重合,除主要承担行政执法等职责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机构外,对服务事项主要面向社会、涉及利益相关者较多、社会关注度较高且机构规模较大的法定机构,可探索建立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就区别而言:(1)二者分属不同层面的问题。法定机构通过制定特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的方式,实现机构的依法独立运作,它关涉体制问题,同时也涉及内部运行机制问题。而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问题。(2)二者在是否需要特定的法规或规章的支持上不一致。法定机构需要通过特定的法规或者规章来细化机构职责和运行机制,而对于一般性的事业单位,不需要通过法规或规章的方式来规范其内部的管理运作。

  8.法定机构是不是一种新型的法人组织形式?

  答:法定机构暂不作为一种新型的法人组织形式,试点改革主要着眼于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法定机构将继续作为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

  9.法定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是什么关系?

  答:开展法定机构试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进一步理顺试点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在制度设计上确保试点单位依法独立运作。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法定机构作为执行机构或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机构,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具体执行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法定机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各自职责。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对法定机构的运作目标、过程和绩效进行监督、协调和指导,确保法定机构的公益属性;法定机构应及时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反馈业务发展情况,并将发展规划、财务预算、年度工作计划、年度报告等重要事项报有关部门审定或者备案。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法定机构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有利于实现政府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的相对分离与相互制约,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职能,并保障法定机构在微观运行上有法可依,相对独立。

  10.法定机构如何实现党的领导?

  答:法定机构党组织要围绕本单位事业发展和中心任务的完成,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党的章程以及事业单位章程的有关规定,发展政治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在建立和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机构,法定机构党组织负责人可以确定为决策层(理事会、管委会等)的当然成员。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粤ICP备10052230号 版权所有:f28365
建议使用分辩率 1024*768 、 IE5.5 以上版本浏览
地址:佛山市岭南大道北12号市政府大院9号楼 邮政编码:528000
电子邮箱:12310@foshan.gov.cn